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
文 章来 源 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jpg">
小专题二: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专题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矿冶业的发展: (1)夏商西周三代: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夏朝青铜器目前尚未发现,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 时期。商朝青铜器由官府垄断,生产规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西周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 (2)春秋战国:铸铁柔化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一大成就,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青铜铸造工艺有更新的创造,: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直接原因: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生产规模更大,分工更细,全国出现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 ②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如苏州) ③含义: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所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④产生部门(最早出现的行业):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 ⑤出现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在当时的苏州,出现了所谓“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富有的“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就是早期的资本家;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计日领取工资的生产者“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⑥主要特征:微弱、稀疏;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发展水平低;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在全国占主要地位。 ⑦实质:机户与机工之间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⑧意义: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我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衰落。 (2)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①发展表现:范围扩大;部门增多;手工工场规模大。 ②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的根源;地主、商人剥削所得钱财,多购置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重农抑商”政策压抑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产品,这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严厉的限制措施(政府在国内设立许多关卡,流通不便;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 (3)明清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①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②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 ③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④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⑤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 ▲不利条件: ①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②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 ③封建制度的束缚。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④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 ⑤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 (二)新课标版: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精美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中国古代在钢铁冶炼技术方面的创造发明很多,如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时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时出现五大名窑。明清时瓷器种类丰富。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中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唐朝时丝织技术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时设在苏杭等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2.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中国古代,以纺织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是民间手工业的一种。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唐朝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元朝时民间纺织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那时使用的花耧机,专用于织造精细的丝织品。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3.中国古代手工业品享誉世界: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明清时瓷器对外销量更大。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出西餐用具和鱼缸等。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二.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手工业产生早、门类齐、技术先进、品种丰富。 2.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农业、商业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经济的整体。这三种行业还互相促进。
三.热点冷点
1.纺织业、矿冶业、陶瓷业、造纸业、手工艺专著和资本主义萌芽,是高考的热点。 2.造船业、煮盐酿酒业等,是高考的冷点。
- 上一篇:中国古代各少数民族发展线索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
- › 中国古代政治史专题
- ›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
- ›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
- › 中国古代外交史
- › 中国古代民族史专题
- › 中国古代科技史专题
- ›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
- › 中国古代各少数民族发展线索
- › 2014一轮简约版教案: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 › 2014届高考历史经济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 › 2014历史经济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 › 2014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