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 正文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

[11-10 13:58:26]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历史教案   阅读:8651
概要:【四羊方尊】 【三角援戈】 【人面纹文鼎】 【乐府钟】 02.“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 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D A.丝 B.毛 C.棉 D.麻 03.唐代诗人陆龟蒙曾写下“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此诗句赞美的陶瓷品种是 B A.唐三彩B.青瓷C.粉彩瓷D.白瓷 0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陶瓷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B A.魏晋南北朝北方的白瓷技术传到南方 B.青瓷中的秘色瓷也在唐朝出现 C.郑和下西洋,以瓷器作为对外贸易的惟一的商品 D.《农政全书》介绍了中国瓷器生产的情况 05.明朝后期,太湖地区出现了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纺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 A A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77xue.com
【四羊方尊】           【三角援戈】     【人面纹文鼎】     【乐府钟】 02.“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 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D A.丝    B.毛    C.棉    D.麻 03.唐代诗人陆龟蒙曾写下“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此诗句赞美的陶瓷品种是    B A.唐三彩     B.青瓷     C.粉彩瓷     D.白瓷 0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陶瓷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B A.魏晋南北朝北方的白瓷技术传到南方      B.青瓷中的秘色瓷也在唐朝出现 C.郑和下西洋,以瓷器作为对外贸易的惟一的商品 D.《农政全书》介绍了中国瓷器生产的情况 05.明朝后期,太湖地区出现了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纺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                     A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06.20xx年,《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展,新“四大发明”首次集体亮相。其中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 的发明应该是    B A. 瓷器                               B. 丝绸                               C. 青铜                               D. 酿酒 07.唐代李肇所著《国史补》:“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此材料提供的信息有       B ①唐代手工业生产发达,形成各具特色的手工业生产中心  ②唐代生产的瓷器只有白瓷   ③唐代瓷器已经得到广泛使用    ④唐代陶瓷工艺已经臻于成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08.中国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瓷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南北朝时期成功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B.中国古代瓷器精品大部分出自官窑 C.唐朝时青花瓷、彩瓷大量行销海外      D.清朝时期生产的珐琅彩闻名中外

小专题三: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及货币演变专题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 (1)先秦: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商朝都城已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上可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大商人,如春秋后期的范蠡(“陶朱公”)和战国后期的吕不韦。 (2)南北朝:南北朝时,不少城市遭到战争破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与之相比,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北魏时,洛阳城内市场很多且有周长近八里的大市;一些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或远走异域。建康(南京)城内建有四市,市内唐铺林立;秦淮河两岸商旅云集,交易兴盛。草市(农村集市)开始出现,含义有二:一是贩饲马料之市;二是草草构成之市。 (3)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隋唐商业的四个特点如下:一是交通发达(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备有供客商骑用的“驿驴”;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从长安、登州、扬州、广州等地出发的对外交通也很发达);二是货币统一(由五铢钱到开远通宝);三是市场发达(场所固定——市;官员管理——物价和税收等;邸店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店铺限定——营业面积;时间限定——市的买卖时间;夜市草市——繁华大城市里有夜市,偏远的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四是商人众多(大商人、中等商人、小商小贩、胡商、外商)。 (4)宋元:北宋时期的商业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其表现在:①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②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③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④市镇的集市发展,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⑤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中有“市易法”,由政府设立市易务,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5)明朝: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国内商业繁荣(市场大——国内市场扩大、品种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品种达到两百余种、贩运快——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城市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向农村——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对外贸易艰难(实行闭关政策,限制对外交往)。 2.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1)先秦:商朝人善于经商,以贝为币;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铁钱,秦国使用圆形方孔钱,称半两钱(齐国使用刀形币,赵国使用铲形币,楚国使用蚁鼻形币)。 (2)秦汉:规定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汉代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代的铜钱重量几经变化,至武帝铸五铢钱才稳定下来。 (3)三国:那时货币减少,布帛、谷物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废止铜钱,使用实物交易,以后行废不定。 (4)隋唐:仍铸五铢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贸易的发展。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后来发行量很大。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设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5)宋元: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6)明清:明初,主币是纸钞,辅币是铜钱,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到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二)新课标版:古代商业的发展 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业的发展。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朝时,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明清时期,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大量农副产品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出现了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四大商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至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要求。明清时期,统治者实施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二.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 (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3)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4)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2.我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规律: (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2)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圆形方孔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唐高祖李渊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6)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清末出现机制货币,货币的铸造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流通二千多年的圆形方孔钱寿终正寝。 三.热点冷点 1.唐朝和清初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是高考的热点。 2.历代货币的演变状况和规律是高考的冷点。 四.高考题例 01.(20xx海南历史2)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 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02.(20xx海南历史4)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 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03.(20xx全国二卷文综14)清代广州的“公行”是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   B.官营贸易机构 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   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 04.(20xx北京文综16)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地丁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鸦片战争前,对外贸易出超造成中国白银外流 D.截至清朝结束,铜钱与银两兑换的比值没有改变 05.(20xx年全国Ⅱ卷文综13)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 06.(20xx年辽宁宁夏文综27)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07.(20xx广东文科基础21)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08.(20xx年重庆文综16)读图6,除北京外,在A、B、C、D四个城市中,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