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考历史经济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正文

2017届高考历史经济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05-11 15:22:1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历史教案   阅读:8208
概要:文 章来源 20xx届高考历史经济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一)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文明正式确立时期 1.生产力的提高:铁器的发明和应用,使原有的制度和思想体系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各诸侯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农业文明的各种表征在制度上基本确立。 2.社会变革:以商鞅变法为例: (1)农本: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确立起来。 (2)市场:各地彼此孤立转向逐步联为一体,工商业开始兴旺,以中原为中心的统一市场开始形成。 (3)中央集权:废分封行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专制主义:强化君权,奖励军功,按功授爵,这样废止了贵族政治,逐渐推行官僚政治;行连坐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人身、思想控制。 3.服务于农业文明的文化兴起: (1)教育:作为统治阶级一部分的“士人”,随着社会身份的下降,他们日益贴近社会下层,也把知识传播到社会下层。如: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只允许贵族垄
2017届高考历史经济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77xue.com
文 章来

20xx届高考历史经济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一)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文明正式确立时期 1.生产力的提高:铁器的发明和应用,使原有的制度和思想体系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各诸侯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农业文明的各种表征在制度上基本确立。 2.社会变革:以商鞅变法为例: (1)农本: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确立起来。 (2)市场:各地彼此孤立转向逐步联为一体,工商业开始兴旺,以中原为中心的统一市场开始形成。 (3)中央集权:废分封行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专制主义:强化君权,奖励军功,按功授爵,这样废止了贵族政治,逐渐推行官僚政治;行连坐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人身、思想控制。 3.服务于农业文明的文化兴起: (1)教育:作为统治阶级一部分的“士人”,随着社会身份的下降,他们日益贴近社会下层,也把知识传播到社会下层。如: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只允许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的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 (2)科技: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需要,我国历法独具特色,如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体系,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其创造性的生产实践活动被大量记载下来,如《墨经》里面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其中关于光学的记载,被现代科学家称为“《墨经》光学八条”;我国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如扁鹊被后代医家奉为“脉学之宗”,他开创的“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二)从秦汉到宋元:农业文明的发展 1.生产力的提高:以农业为中心的生产工具的变革及耕作方式的演变 2.农业文明为主导的大一统与多样化: (1)大一统: ①经济:土地制度、户籍管理与赋税制度的不断完善,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度量衡、货币,便利的水陆交通网的修建,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冶金、丝织、制瓷业等,古代商业与城市的发展,便利了全国各族人民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政治:皇帝制度、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制、从郡县制到行省制、从察举制到科举制等,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政体得到了完善和巩固。 ③思想文化:随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和应用,随着独尊儒术和兴办太学,随着科举制的兴起和完善,“大一统”的政治理论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学价值观念,冲破了地域、民族的藩篱,在全国传播开来,使不同民族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特征。 (2)多样性: ①在我国不断地从分散走向整合的过程中,各少数民族在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和中原的生产方式、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的过程中,推动了他们的文化的蓬勃发展。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②在我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丝绸之路的开通等带来的中外交流,丰富了我国的文化。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过程。中国的丝绸改变了西方人的穿着,而西域的物产、音乐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日用习惯和音乐风格。中国的儒学影响了日本朝鲜的发展,而南亚的佛教也冲击着中国的儒学。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而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也曾改变着中国人思维方式。 (三)明清时期:农业文明鼎盛、工业文明萌动、近代危机前夜的并存 1.农业文明鼎盛: ①社会安定,人口增殖;耕地增多,精耕细作,粮食产量较高;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生产区域;商业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一些地区工商市镇大量兴起;城市兴旺。 ②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包括中央集权的强化、反击外来侵略、反对地方分裂、加强边疆管理等方面。 2.工业文明萌动: ①资本主义因素(劳动力市场)发展;传统价值观受冲击;批判君主专制出现民主思想和民主运动。 ②中国并没有像西欧社会实现由古代向近代社会转型,主要原因有政治上专制强化、重农抑商、文化专制、闭关政策等方面。 3.近代危机前夜:当中国逐步走向闭关锁国的时候,当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被雍正掐断的时候,同一时期的英国、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法制正取代专制、人治,科学和理性的新思维正取代愚昧和盲从的旧思维,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正取代封建的手工作坊,总之,它们在迅速的向着近代文明转型。 (四)中国农业文明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 1.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战争,打败了中国,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一系列特权,榨取了巨额赔款,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深渊; 2.西方列强通过大规模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材料,把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中国经济成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庸; 3.通过大量资本输出,西方列强逐渐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4.通过军事打击、威胁,中国政府逐渐沦为列强控制、奴役中国的工具。 文 章来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