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我的一家》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不同的亲人有不同的称呼方式。
2、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重点: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每人准备一张和家人一起活动的照片。如全家旅游、过生日、爷爷教自己种花;特别要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
2、有条件的可以把家庭生活录像带来。
3、水彩笔
老师准备:
1、画图纸若干。
2、老师准备一个家庭生活录音故事
教学设计:
流程图:
表格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 学习家庭成员之间
的相互关系
2、 了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
3、 讲家庭故事
1、小组间互相说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儿歌练习、补充内容后,小组抢答练习
2、 请老家在外地的同学说说地方称呼。
3、 请同学讲家庭故事。看同学带来的录像带,把自己带来的照片贴在书上,小组间讲讲照片或画片后面的故事。
1、教师出示家庭成员表对同学的回答进行指导
2、和大家一起学习,并进行小结
3、听同学讲故事,看录像,对讲的好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的家人,谁还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家里还有哪些亲人?(请一个三代人同住的同学来介绍)
2、问:你们家有这么多人,你能说出家人之间的关系吗?(自己家人的情况是学生最熟悉的,从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入手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迅速的进入到新的学习内容,而且减少理解的难度。)
3、揭示课题:我的一家人
二、学习新课
1、老师展示有长辈头像的家庭成员表。看图,自己小声说说家人之间如何称呼,怎样称呼最有礼貌?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2、出示儿歌,大家回答。“爷爷是爸爸的爸爸,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姥爷是妈妈的爸爸,姑姑是爸爸的姐妹……“进行抢答练习后,发散学生的思维,补充练习“叔叔是爸爸的什么?舅舅是妈妈的什么?……
3、把学生提到的内容,合在一起,小组间进行抢答练习。通过小组间你问我答的游戏方式,熟悉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4、老师知道我们班许多同学老家都在外省市,谁能用老家话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称呼家里的亲人的?
5、老师小结:不同地区,又不同的称呼方式,或同一个称呼,发音却不相同,所以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嘲笑那些使用与自己习惯称呼不同的同学。
6、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都会发生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让人难忘的故事。谁愿意给大家讲讲你家的故事?请同学到前边讲自己家的故事。
7、老师播放班上某位同学带来的家庭生活录像带,全班同学欣赏。
8、放《可爱的家庭》歌曲,把自己准备的和家人一起活动的照片贴在书上。
9、在小组间讲讲自家的故事,同时放轻音乐
三、小结:进行爱家庭教育。
教学反思:
本课以我的一家人为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增进家人的亲切感;通过讲家人的故事,拉进了孩子与家人之间的距离,使孩子进一步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本课在教学形式上也采用了多样教学。小组讨论、小组抢答、地方称呼、看家庭录像、讲家庭故事等,既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又能使其充分感受家庭中浓浓的亲情。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我的一家》教案-小学思品教案》相关文章
-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我的一家》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 ›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我的一家》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 ›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家人的爱》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 ›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我为家人添欢乐》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 ›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我和小伙伴》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 ›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春天来了》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 ›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我们和太阳做游戏》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 ›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风儿吹呀吹》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 ›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小苗快快长》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 ›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我换牙了》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 ›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 ›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小心,别伤着》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 ›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夏天,我们注意什么》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我的一家》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我的一家》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我的一家》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我的一家》教案-小学思品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