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11-10 13:54:57]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二历史教案 阅读:8459次
概要:知识拓展: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与市场的关系(一)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与市场的关系1、 苏联: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市场,实行配给制。②新经济政策,恢复市场,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③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商品和市场。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①照搬苏联模式,产生严重经济困难。②20世纪50、60年代改革,企图突破苏联模式,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强调市场的作用,但又出现分散主义等问题。 波兰经济改革提出中央计划与企业自治相结合。 匈牙利把中央管理与商品、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机联系,成效显著。 捷克斯洛伐克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但因苏联出兵而失败。基本认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始终没能科学认识市场的作用,始终没能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导致经济、政治危机日趋严重,使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在西方“和平演变”的推动下,最终出现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实践遭到重大挫折。(二) 中国社会主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标签: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http://www.77xue.com
知识拓展: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与市场的关系
(一)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与市场的关系
1、 苏联: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市场,实行配给制。②新经济政策,恢复市场,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③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商品和市场。
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①照搬苏联模式,产生严重经济困难。②20世纪50、60年代改革,企图突破苏联模式,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强调市场的作用,但又出现分散主义等问题。 波兰经济改革提出中央计划与企业自治相结合。 匈牙利把中央管理与商品、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机联系,成效显著。 捷克斯洛伐克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但因苏联出兵而失败。
基本认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始终没能科学认识市场的作用,始终没能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导致经济、政治危机日趋严重,使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在西方“和平演变”的推动下,最终出现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实践遭到重大挫折。
(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市场的关系
1、 过渡时期:①通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打击投机商人,夺取市场领导权,稳定了物价,使人民政府赢得了人民的信任。②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培植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市场。
2、1956-1978年“文革”结束前:①照搬苏联模式,否定市场的作用。②“人民公社化”和“文革”时期在极“左”思潮影响下,错误地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③加之国际环境恶劣,被迫封闭,失去世界市场。二十年间经济建设与西方国家差距进一步拉大。
2、 新时期,两代领导集体探索出正确的市场观和发展观,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发地伟大决策,经济体制改革主张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对外开放突出面向海外市场。邓小平多次强调市场的非意识形态性,解放了思想。②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1991年中国加入APEC,20xx年加入WTO,积极融入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3、近、现代中国加入世界市场之比较
阶段 近 代 中 国 现 代 中 国
背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方式 被迫的 主动的
对中国的影响 不同影响 ①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始终处于不利地位。
②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③近代中国由于是在遭受列强侵略的背景下加入世界市场的,再加上保守思想根深蒂固,中国人在心理上或者行动上就本能地排斥着外来的东西(如义和团运动)。 (1)在地位、权利和义务上同其他国家是平等的,
(2)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个机遇,可以减少贸易成本和障碍,增加市场份额和利润。
(3)入世,对政府的职能和效率、法律法规建设、 乃至个人的观念意识等方面,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同影响
不管是近代被卷入世界市场,还是现代加入WTO,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冲击着中国固有的落后制度和观念,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经济格局及大国的兴衰
(一)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几次变化。
先后经历了英国“世界工厂”→美国独掌世界经济霸权→资本主义经济多极化。
1.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1)确立:英国最早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居垄断地位。
(2)丧失: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美德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2.美国掌握世界经济地位的演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教案,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 上一篇:四、走向整体的世界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相关文章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 › 第3课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复习教案
- › 第三章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教案
- ›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 ›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同步练习
- › 第10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 › 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 ›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学案
- ›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