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正文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11-10 13:54:57]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二历史教案   阅读:8459
概要:(4)影响:(三股进步潮流一个国际关系)①对资本主义:19世纪60、70年代,产生了广泛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②对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兴起。③对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④对国际关系:亚、非、拉沦为资本主义的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私人垄断:(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含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由于竞争的加剧,少数企业就产量、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形成垄断组织。垄断经历了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再到金融领域最后进入政治流域的过程。(3)产生的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改变各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②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影响:①对资本主义:第一,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改变.由资金和劳动力密集型发展到以垄断作为组织形式,以科学技术为依据,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定型。第二,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和成熟,资本主义政府经济职能不断扩大,资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标签: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http://www.77xue.com
(4)影响:(三股进步潮流一个国际关系)①对资本主义:19世纪60、70年代,产生了广泛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②对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兴起。③对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④对国际关系:亚、非、拉沦为资本主义的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私人垄断: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含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由于竞争的加剧,少数企业就产量、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形成垄断组织。垄断经历了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再到金融领域最后进入政治流域的过程。
(3)产生的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改变各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②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影响:①对资本主义:第一,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改变.由资金和劳动力密集型发展到以垄断作为组织形式,以科学技术为依据,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定型。第二,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和成熟,资本主义政府经济职能不断扩大,资产阶级的民主法制建设加快如政党政治、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司法制度等的。   ②对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③对民族解放运动:"亚洲觉醒"。     ④对国际关系:帝国主义国家将世界瓜分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产生深刻矛盾,导致"一战"。
凯恩斯主义(国家垄断):
(1)时间:酝酿于私人垄断时期,成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典型是"罗斯福新政"],广泛发展于"二战"后。凯恩斯于1936年提出理论。
(2)含义:核心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3)产生的原因:①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②反经济危机和战争的需要。③国际竞争加剧,长期性、风险大的投资项目,企业不能负担,需要政府介入。④借鉴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错误!链接无效。
(4)影响:①凯恩斯主义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反危机理论,针对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成为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对缓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实现经济增长起了一定积极作用。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所建立的一种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克服了私人垄断的弊端。③但它不是万能的,又引起通货膨胀和其他社会经济矛盾,如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
  基本认识: 1、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政策)的调整, 是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尤其是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实质是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2、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小资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3、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保证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20世纪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三次改革:列宁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邓小平改革的综合分析与比较。 
三、土地政策(或三农问题)
     土地政策
1、英国:14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革命期间采用拍卖王室土地等方法,形成并巩固了大土地所有制。
2、法国:君主立宪派颁布法令,大批属于封建贵族和教会的土地,转移到资产阶级手中,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吉伦特派统治时期,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无偿废除“没有领主的土地”上的一切封建权利。   雅各雅各宾派把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形成了小地产制。  拿破仑《民法典》保证农民革命时期得到的土地。
 3、美国:美国西进运动和林肯颁布《宅地法》,形成了大土地所有制,促进了西部开发。
  罗斯福“新政”对农业进行调整,以缓和农业经济危机。
4、俄国:1861年改革中,农奴出钱赎买份地。
5、日本:明治政府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使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得到保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教案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