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鉴赏》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文学鉴赏
二、教学重点
1.鉴赏文学作品形象
2.鉴赏表达技巧
三、教学重点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第八项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里主要说鉴赏形象和表达技巧,将语言归并到表达技巧中说。
所谓鉴赏,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鉴赏是人们发现美、评价美的一种活动。高考要求的鉴赏达不到这一高度,只是“初步”的鉴赏活动。
(一)关于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1.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的形象,文艺学认为是指文学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图景,主要是指所描写的人物形象。
2.鉴赏人物形象的目标
目标是:评述人物的典型意义,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2001年春季高考选用邹志安的《黄土》其中第2题是这样的: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所给的答案要点是这样的:①父亲是中国老一代农民的代表;②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③节俭,对自己人十分节俭,舍不得花一分钱;④善良,与世无争,唯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⑤精神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
其中第①点是评述人物的典型意义,其他四点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就这道题可以得到两点启示:第一,评述人物的典型意义,既要注意全文对人物的具体描写,又要注意从原文中找到相关的语言材料,而不应该仅凭某种印象作答;第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既要有概括说明,又要结合材料作一定评述,否则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答案。
鉴赏人物形象,一定要从作品实际出发,结合作品作一定的具体分析,而不能用公式化概念化的词语来套作品、套鲜活的人物形象。
(二)关于鉴赏表达技巧
1.什么是表达技巧
高考所涉及的表达技巧主要是指:
(1)作品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
如描写的技巧、叙述的技巧、抒情的技巧等。
(2)作品运用的某些表现手法
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比较,以及人称的运用等。
(3)作品布局谋篇的技巧
如构思的技巧、线索设置的技巧、交代和照应的技巧等。
(4)语言表达的技巧
以上几项高考的鉴赏题几乎每年都有涉及。
2.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
揭示某种表达技巧所表达的内容,阐述运用某种表达技巧的作用或效果(高考试题也称为“好处”)
如2000年《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结尾改写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案:(1)①将长城拟人化;②便于与长城对话,③便于抒发感情。(2)由于前面说到“由是人们发现”,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情(即叙述角度变,叙述的人称也跟着变)。
3.鉴赏表达技巧应坚持的原则
这里所说的应“坚持的原则”,实际是说应该如何鉴赏。
(1)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表达技巧属文章“形式”的范畴,它在文章中主要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包括表达情感服务的。所谓的表达作用、效果,主要是指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或效果。因此,鉴赏表达技巧,须结合看它所表达的内容作分析、评述。
例1:2001年春季高考《黄土》的第1题: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
答案:①象征了“我”的父亲;②象征了中国老一代农民;③象征了博大宽容。
例2:2001年结合赏析题:A. 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表现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鉴赏》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鉴赏》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
- ›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 ›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3
- › 夯实基础 关注个体——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 ›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诗词鉴赏(1)》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
- ›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诗词鉴赏(2)》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
- ›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诗词鉴赏》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
- ›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诗词鉴赏》教学设计二-高三语文教案
- ›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怎样复习古代诗歌》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
- ›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
- ›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设计二-高三语文教案
- ›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的探究》教学设计...
- ›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鉴赏》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鉴赏》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鉴赏》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鉴赏》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鉴赏》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