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九年级语文教案» 正文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九年级语文教案

[11-09 23:40:36]   来源:http://www.77xue.com  九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542
概要: 二、资料助读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课文相关资料,教师也可提供有关资料,内容如下: 1.“格致”的出典 2.丁肇中小传 3.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详细内容见“备课资料”部分。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多媒体显示: (1)生字。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九年级语文教案,标签:初三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77xue.com
    二、资料助读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课文相关资料,教师也可提供有关资料,内容如下:
    1.“格致”的出典
    2.丁肇中小传
    3.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详细内容见“备课资料”部分。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多媒体显示:
(1)生字。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2.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
    3.选几位同学概括文意,整体感知。
    明确: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四、研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1.精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
    多媒体显示: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5)本文的论证思路。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

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来自www.77xue.com网!http://www.77xue.com

上一页  [1] [2] 


Tag:九年级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九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