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案四-九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的
1.背诵全文,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77xue.com网 www.77xue.com]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和他作为政治家在治国方面的方针以及作为长辈对下一件的期望与教育的拳拳之心。
3.学习本文融议论、叙述、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方法。
4.了解“表”的一般知识以及“以”的用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1.诸葛亮出师前给刘禅提出哪些建议?
诸葛亮首先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说明先帝创业的艰辛,然后根据刘禅的弱点提出三项建议:
(1)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2)提出赏罚严明,宫中府中俱当一体,赏罚不宜偏私。
(3)亲贤臣、远小人,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复兴汉室的必备条件。
2.表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本篇具有什么特点?
表是古代臣民向君主呈递的公文的一种名称。常见有疏表奏章几种。表主要是用来陈情的。本篇是诸葛亮要出师北定中原前上给后主的表章,但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却不同于一般疏表,它的特点是:
1.内容上没有陈述出师的利弊得失,而是追念先帝殊遇之恩,点明此次出兵非同一般,既是为了完成先帝统一天下的未竟之业,又是为了扭转危急处境。全文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2.表达方式运用议论、记叙,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使文章既有细致的说明,又有感人至深的抒情。如劝戒刘禅说理深刻而充分,句句饱含着忠于先帝寄希望于后主的诚挚之情。
3.易错易混分析
注意词义的古今义不同: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现代汉语的“所以”都用在因果句中表结果,一般用在复句内的第二分句里,此句则是因果倒装句,表示这是光汉所以能兴隆的原因。
(2)先帝不以臣卑鄙。
现代汉语中的卑鄙常指人的品行不端,恶劣不道德,可古代则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此句就是用的古义:先帝不嫌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4.难句例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刘盼遂先生《中国文法复词偏义例续举》说“存亡”偏于“亡”义。因此有人认为“存亡”是偏义复词,意思在“亡”,亦即“危亡”,并且说这类偏义复词是出于修辞的需要。我们以为这里的“存亡”是一对反义词,亦即抑存抑亡,“存”或者“亡”的时刻就是“危急”。“存亡”跟“危急”是同义词语复用,从而产生修辞上的强调。如果“存亡”只有“亡”义,那么“危急”跟“存亡”并比为用就说不通;如果“存亡”只有“亡”义,那么下文的“亲贤臣,远小人”等一系列建议就无从解释。文言并列中具有选择关系的词儿之间不用“或”字。又如:“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愚智”是“愚”或“智”,“贤不肖”是“贤”或“不肖”。有时候选择关系里的两个词儿之间用“与”字连接,例如:“遇与不遇,命也。”(《后汉书·傅?传》)因此“存”和“亡”之间也能加上“与”字;这只是从语法角度说,修辞上却是不能加的。“秋”,《说文》:“禾毅孰(熟)也。”古代一年以秋天为收获期,引申为关键的时刻。一说,“秋,愁也。”(《广雅·释访》)《春秋繁露·阳尊阴卑》:“秋之为言犹??也,??者,化悲之状也。”欧阳修《秋声赋》:“悲哉,此秋声也。”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案四-九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案四-九年级语文教案
- ›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二)
- ›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集(二)
- ›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反思集
- ›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三
- ›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二
- ›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集汇
- ›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反思四
- ›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反思三
- ›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反思二
- ›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反思2篇
- ›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反思集汇
- ›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反思一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案四-九年级语文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案四-九年级语文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案四-九年级语文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案四-九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