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纪念引黄入晋50年
中国是个水利大国,许多工程著称于世,从大禹治水的传说到秦代的都江堰,从京杭大运河到红旗渠,这些具有里程碑地位的大型水利工程,运行千百年,历久不衰并逐步发展,为中华文明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是山西省最大的水利工程。山西“十年九旱”,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分别为 381立方米 和180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和1/9,远低于人均500立方米的国际极度缺水标准,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着山西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着人民生活~....www.77xue.com的..-.#的改善。引黄河水入晋,是山西人民千百年的梦想和强烈的现实需求。
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曾有过引黄入晋灌溉农田的设想,主张从内蒙包头附近向东开一条人工运河,将黄河水送入桑干河、永定河,东注入海。到二十世纪初,山西人又有了“引黄入汾“的想法,甚至在1933年还成立了山西省水利工程委员会,拟从偏关老牛湾附近引黄河水入晋,并进行了一些前期勘测线路工作。但因历史的局限和财力、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个设想最终只能束之高阁。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初期,这个千年梦想才变为现实。
从1958年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向毛主席汇报引黄河水入晋的设想算起,引黄入晋工程历经查勘、立项、开工、建设、运营,至今已有50年头。五十年中,工程进展可谓一波三折,经历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因基本建设收缩,前期工作一度停顿,文化大革命二度搁浅,直至1993年2月国务院批准《黄河万家寨水利枢钮和引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嗣后,1997年1月又先后批准《引黄工程南干可行性报告》和《联接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万家寨引黄入晋的立项才全部确定下来,并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在建设阶段,引黄工程可谓是风雨兼程,能有今天的胜利,是改革开放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胜利!同时,更是方方面面、无数人为此奔波劳累、呕心沥血奋斗的结果。
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工程巨大的支持。1958年成都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就首肯了引黄入晋的设想;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时就指出:一定要把引黄入晋的事情办好;当引黄资金出现缺口时,朱镕基总.,温家宝副总.多次听取引黄工程汇报,给了大力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乔石、宋平、彭真、薄一波、姜春云、邹家华、杨汝岱、陈锦华、钱正英等曾先后数次亲临引黄工地视察,对工程决策和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家计委、水利部等部委同样给予了引黄大力支持,2009年,国务院将引黄一期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工程。
山西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引黄的事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多次现场办公,经常听取工程情况;方案www.77xue.com的.,.....-../汇报,历届省委书记、省长为工程操了很多心,费了很大劲,出了很多力。为了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多次亲自赴京汇报,他们十分关心工程进展和质量,亲临工程一线,指导工作,慰问施工一线建设者。省计委、省水利厅、省物价局、太原电监办、山西电力公司等部门也积极支持,大力配合方1案8..4欢 迎您.,.。沿线地区党委、政府及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都给予了工程大力支持,有力地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此外,还有数千名工程建设者战斗在引黄千里战线上,舍妻别子、顶风冒雨、不畏严寒,不惧酷暑,为引黄工程的顺利建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引黄入晋工程是一项大型跨流域地下引水工程。.个工程由总干线、南干线、联接段、北干线四部分组成,引水线路总446公里。位于晋蒙交界处的偏关县万家寨水.为引黄工程的水源地。年总引水量为12亿立方米,其中通过南干线和联接段向太原市年供水总量为6.4亿立方米;向朔州、大同市年供水总量5.6亿立方米。引黄一期工程于1993年5月开始建设,2009年10月正式向太原市供水,已连续安全稳定供水近5年,累积向太原市供水2.94亿立方,有效缓解了太原市生产、生活~....www.77xue.com的..-.#、生态用水的紧缺局面。
- 上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县政府工作报告
《黄河之水天上来--纪念引黄入晋50年》相关文章
- 黄河之水天上来--纪念引黄入晋50年
- › 黄河之水天上来--纪念引黄入晋50年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纪念引黄入晋50年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纪念引黄入晋50年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纪念引黄入晋50年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纪念引黄入晋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