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3、随着民族工业短暂而迅速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思想觉悟和斗争水平不断提高,这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阅读即可)
文化
无
1、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时间、分期
19世纪中晚期至20世纪早期的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兴起(19世纪70年代—1918年)
世界历史
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政治
1、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扩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文化
文艺:印象主义;电影的出现。
科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意义、量子论的提出与。
选修
改革、人物
1、改革: 戊戌变法。
2、人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时间、分期
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1919-20世纪50年代初)
大革命(1919-1927)
土地革命(1927-1937)
抗战(1937-1945)
解放战争(1945-1949)
中国历史
经济
1、经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萎缩。
2、社会生活:汽车在各大城市成为权贵、富商代步工具,京津航线开通、民航业拉开序幕;20年代中国电影业迅速发展。
1、经济: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2、社会生活:电影成熟,《渔光曲》获国际声誉;《义勇军进行曲》传唱;《红色中华》、《中央日报》针锋相对。
1、经济: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2、社会生活:《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创刊。
1、经济: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2、社会生活:国民政府政治腐败、民生凋敝,重工业薄弱,公路、铁路、民航业发展缓慢。
3、40年代国统区左翼电影发达。
政治
1、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和“二大”。
2、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1、南昌起义。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3、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1、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发动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罪行。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抗日斗争。
3、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1、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文化
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相关文章
-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 ›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 › 2014届高考历史经济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 › 2014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
- › 2014届高考历史 三农问题
- › 2014届高考历史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 › 2014届高考历史世界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 › 2014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
- › 2014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