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 世界格局的变化» 正文

高二历史 世界格局的变化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二历史教案   阅读:8255
概要:(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7)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典型例题1、有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葬送了苏联,如无此改革,苏联还能依然保持统一和强大,依据事实对这种观点加以分析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对苏联的解体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把苏联解体的主要错误推到他的身上则是错误的。①在改革问题上,戈尔巴乔夫确有重大过失:指导思想有重大偏差——用“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引起了一系列的混乱;没有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完全否认了苏共的光荣历史;对西方和平演变掉以轻心。②然而,这不是戈尔巴乔夫一人的过错,这是苏共的过错,苏共没有把马克思的普遍原理和苏联的国情
高二历史 世界格局的变化,标签: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http://www.77xue.com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7)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
典型例题
1、有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葬送了苏联,如无此改革,苏联还能依然保持统一和强大,依据事实对这种观点加以分析评价。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对苏联的解体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把苏联解体的主要错误推到他的身上则是错误的。
①在改革问题上,戈尔巴乔夫确有重大过失:指导思想有重大偏差——用“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引起了一系列的混乱;没有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完全否认了苏共的光荣历史;对西方和平演变掉以轻心。
②然而,这不是戈尔巴乔夫一人的过错,这是苏共的过错,苏共没有把马克思的普遍原理和苏联的国情相结合,找到一条适合苏联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以对苏联的解体,苏共要负主要责任。
“如无此改革,苏联还能保持统一和强大”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起很多问题和矛盾,经济政治危机问题严重;加之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搅乱了群众和干部的思想,所以仍然保持苏联的统一和强大是不可能的。
2、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西方有人预言社会主义制度将在人类历史上消失,你认为此预言是否正确?请选择一相关事例说明。
(一)判断:预言错误。
(二)理由:①未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叶障目,以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受挫,而否认社会发展规律。②苏联、东欧解体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略),不能据此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因此,苏东剧变最多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行不通;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代表历史发展方向,并将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三)例如: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这一过程长达几百年。(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到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确立)
3、20世纪初到90年代,红旗从克里姆林宫升起又降落。①这一升一降的原因是什么?②对世界历史发展各有什么影响?③你对红旗升降有什么看法?
①由于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十月革命成功,并且粉碎了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红旗升起。
②这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是世界历史进入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鼓舞推动了一战后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1991年苏联解体,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这是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未能纠正的结果;也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的路线和政策所造成。加上长期以来西方反共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实施的结果。
④这打破了雅尔塔体系的两极格局,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使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明显增加,使社会主义运动受到重大挫折。
⑤红旗在克里姆林宫的升降说明社会主义自诞生以来,其发展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前进的。苏联解体并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终结,而是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在挫折中吸取教训。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建设和外交政策上有何不同?两国建设后果怎样?中共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经济建设:
(苏)①苏俄在社会主义革命后,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②后苏联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采取过分打击富农的政策,计划了阶级矛盾。③长期执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④以压缩消费、扩大积累的办法积累资金,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⑤长期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僵化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使经济缺乏活力。⑥赫鲁晓夫及以后的历届政府改革失利,并严重削弱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教案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