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2)标志:国民党一大(1924,广州)
(3)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五卅运动和国民政府成立,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
2.北伐战争
(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结果:革命势力发展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4)影响:
①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汉口、九江、湘鄂赣三省
②帝国主义:寻找新的代理人
③革命阵营内部:发生危机,蒋介石反革命面貌暴露
3.大革命失败:
(1)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失败原因:
①客观: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强大;国民党背信弃义、突然袭击革命
②主观:中共缺乏经验;共产国际指挥失误;革命后期陈独秀放弃领导权
【难点突破】
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世界革命范畴看,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2)从革命的领导和前途来看,不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为目的、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是为进一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扫清道路。
(3)从其作用来看,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以上三个条件都是以往历史所不具备的新因素,因此,五四运动成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例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A.它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C.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解析]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的不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首次登上政治舞台,并实际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答案]B
2.国共两党为何要实现合作?
必要性:一战后,中国又回到了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军阀割据连年战争,使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打倒列强、除军阀” 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共在开展工人运动中,深刻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可能性:孙中山等一贯坚持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斗争。且当时国民党在社会上有一定威信,在南京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国共合作有利于扩大革命力量。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孙中山接受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例2]孙中山之所以能够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实现伟大的转变,最根本的原因是
A他具有坚定的民主革命精神
[解析]回答本题关键抓住“根本”二字。根本原因一定是内因。B项是直接原因,CD项是外因。
[答案]A
3.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主要原因有哪些?
(1) 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各革命阶级的团结一致。(2) 北伐军将士的英勇奋战
(3) 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 上一篇:辛亥革命学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相关文章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