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大河文明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一历史教案 阅读:8470次
概要:文 章www.77xue.com w 第4课 大河文明[教学目标]1.了解亚非大河流域文明古国的地理环境;知道大河流域以农业文明为特征,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把握东方村社的特点;了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运作模式及其历史作用;知道亚非文明古国在政治上呈现政教合一的特征;了解大河流域不同文明体存在发展的差异性。2.通过对亚非大河流域诸文明古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关史实的了解,使学生理解大河流域地理环境对农业文明特征形成的影响作用;通过了解农耕民族的生存斗争和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使学生认识中央集权制度形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客观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引导学生从诸文明古国历史发展的具体现象中归纳出大河文明的一般特征。3.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的产生和进步是人类凭籍智慧利用和改造环境的结果;亚非大河流域最早步入文明时代,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所共享;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发展未曾中断的国家,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增强民族自豪感。[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理环境对大
第4课 大河文明,标签: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人民版高一历史教案,http://www.77xue.com
文 章
www.77xue.com w 第4课 大河文明
[教学目标]
1.了解亚非大河流域文明古国的地理环境;知道大河流域以农业文明为特征,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把握东方村社的特点;了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运作模式及其历史作用;知道亚非文明古国在政治上呈现政教合一的特征;了解大河流域不同文明体存在发展的差异性。
2.通过对亚非大河流域诸文明古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关史实的了解,使学生理解大河流域地理环境对农业文明特征形成的影响作用;通过了解农耕民族的生存斗争和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使学生认识中央集权制度形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客观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引导学生从诸文明古国历史发展的具体现象中归纳出大河文明的一般特征。
3.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的产生和进步是人类凭籍智慧利用和改造环境的结果;亚非大河流域最早步入文明时代,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所共享;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发展未曾中断的国家,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理环境对大河文明特征的影响
难点:中央集权制度
说明:
1.亚非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灌溉便利,降水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耕,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孕育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亚非文明古国都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并形成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特征的。教学设计要紧扣大河流域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这一核心,从农耕经济、村社组织、中央集权制度、政教合一统治、诸文明古国文化差异等角度,层层推进,剖析地理环境对大河文明发展的影响,最终归纳出大河文明的特征。
2.大河流域文明古国都经历了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最终形成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大帝国,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君主独裁、君主至上是亚非文明古国在政治上的共同特征。但中央集权制度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术语,比较抽象,学生较难全面、深透把握。帮助学生理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与古代农耕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国家管理制度,是大河文明的政治特征,对古代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主要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学生加深对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解。
[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约6000年前,西亚的两河流域最早步入文明时代,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恒河流域和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紧随其后,亚非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人类文明为什么最早发源于大河流域?
2. 讲授亚非大河流域四大古典文明中心地理环境的异同点。根据历史地图,首先确定四大古典文明中心所处的具体地理位置,再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参见材料一至材料四),分析归纳地理环境的相同点和主要差异,以表格形成呈现。
共同特征 差异性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大河冲积平原
土壤肥沃
灌溉便利
动植物资源丰富
气候温暖
地理位置相对孤立 河水不定期泛滥,洪水灾害频繁;土壤盐碱化;地势开阔,无天然地理屏障
埃及文明 尼罗河定期泛滥,水量稳定,无大洪水;
有地中海、沙漠等自然地理屏障
印度文明 地处中国西南,中亚之南,西亚之东南,
与古代各文明都有联系
中国文明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便于翻耕;
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丰富,水网密布
3、讲授亚非大河流域地理环境对农耕经济发展的影响。应用两河流域、埃及和印度农耕经济发达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说明大河流域的地理环境适宜发展农业。
4、讲授亚非大河流域的小农经济。
(1)用历史图片资料说明大河流域农业生产以男耕女织的家庭分工方式进行,其特点是自给自足。
(2)分析小农经济形成原因,使学生了解私有制的发展、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小农经济成为可能。
Tag:高一历史教案,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人民版高一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上一篇:第七课 婚姻与家族
《第4课 大河文明》相关文章
- 第4课 大河文明
- › 第4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 ›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 › 第4课 大河文明
- › 第4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 第4课 观看历史影视片
- ›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 › 第4课 红军长征
- ›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4课观看历史影视片
- › 第4课 世界经济的奇迹 教学设计
- › 第4课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教学设计
- › 第4课 表格和组织结构图;
- › 第4课 游戏大本营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4课 大河文明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4课 大河文明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4课 大河文明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4课 大河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