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课时)
文
章 www.77xue.com
第六章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教学重点:中共八大、《论十大关系》、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
教学难点:中共八大的启示、1942年整风运动和1958年整风运动的区别、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2、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回顾历史中体会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从整风运动中理解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和形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政策,与时俱进。
3、能力目标
(1)学习利用史料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2)在正确观察史料中掌握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
二、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1949——1956
1﹑过渡时期的含义是什么?需要多长时间?实际情况呢?
A、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原计划需要三个五年计划,或更长一些时期。
C、实际上,只用了三年(1953——1956)。
2﹑为了实现过渡,需要完成哪些任务?为此中共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A、巩固:建国初期三大运动。它巩固了新政权,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B、恢复:四项经济措施。它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C、建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导入新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6——1966) 1﹑分析题目,本阶段的特征是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
A、探索:中共制定或采取一系列的正确决策,为以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B、曲折:由于缺乏经验和认识上的不足,在探索中出现了一些曲折和错误,为“文革”的错误发动埋下伏笔。
C、前进:由于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因而社会主义建设仍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是十年探索的主要方面。
2﹑阅读前言,简要说明这一时期的国际背景和对中国的影响。
A、国际背景:1956年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国际局势趋向缓和。
B、影响: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更加注重 总结本国建设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请大家快速阅读教材,将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出来:
1956年:《论十大关系》报告;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整风运动; 反右派斗争及扩大化。
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 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反右倾斗争;
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1962年:七千人会议。
[教授新课]
一、经济建设方针的制定。
1、《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1)《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的依据是什么?请用史实简要说明。
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苏联的经验和教训;二是总结建国以来的建设经验。
(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主要讨论的是什么问题?请举例说明。主要讨论的是经济问题。
(3)报告的提出具有什么意义?它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也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和正确决策的制定作准备。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过渡时期(1949——1956)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主要矛盾是元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2)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何变化?
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但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3)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我们工作主要任务发生变化;请简要分析、说明。
主要作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因此,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中共八大前后,经济建设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中共采取了哪些措施,加以解决?对我们有何启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课时)》相关文章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课时)
- › 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 › 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 › 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课时)
- › 【第六章】二氧化硫
- › 【第六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 › 【第六章】氧族元素
- › 【选修3-2】第六章 三、传感器的应用(二)
- › 【选修3-2】第六章 四、传感器的应用实验
- › 【选修3-2】第六章 一、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 › 【选修3-2】第六章 二、传感器的应用
-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六章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课时)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六章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课时)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六章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课时)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六章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