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文章来 源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内战初期战局的演变
掌 握 美蒋勾结、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识别插图处理信息 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有关资料,认识美蒋勾结的实质、中共的正确对策,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两手准备)
梳理教材分析时局 通过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刘邓果断插向大别山等史实,认识中共分析时局的准确性和作战方针方法的正确性
讨论探索 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原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党情感 中共中央为了争取国家的光明前途,灵活机动地应对和处理复杂局势,显示了作为中国革命事业领导核心的风采,她是值得信赖的
思想意识 在党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必须发扬光大,青年学生必须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 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
教学难点 挺进大别山的正确性——战局发生变化、由守转攻时机成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 中共七大的召开,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 中共七大认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哪两种前途?(提示学生根据82页文献资料回答:黑暗的前途——老状态,光明的前途——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蒋介石依靠美国的支持,想要维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美国则希望通过支持蒋介石的统治来维护它在中国的利益。他们勾结起来,阴谋发动内战。中共中央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局面,为了争取光明前途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在历史上留下了值得细细品味的片段。(布置学生阅读88——9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事件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重庆谈判
1 学生观察88页插图《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思考回答:
A.这幅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什么?(抗战胜利后,在蒋介石的要求下,美国帮助蒋介石运兵,准备进攻解放区。)
B.美国的目的是什么?(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2 但是,蒋介石一边运兵,一边又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这是为了什么?(进一步赢得内战的准备时间,也为了制造舆论来欺骗人民。)
3 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不能。因为蒋介石的既定方针是要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共的目的是要推翻这种反动统治。)
4 根据91页“活动于探究”: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作为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的毛泽东该不该亲自到重庆去谈判?(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只要能够自圆其说,不管说该或不该,都应给予鼓励。因为说不该的同学,至少还保持着对蒋介石的警惕,对毛泽东安全的顾虑。这种朴素的情感应该得到呵护。)
5 事实是——毛泽东冒险去了,结果怎样?(揭露了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同反动派在政治上进行了较量,最终达成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使自己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相关文章
-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 第五单元 音乐家舒伯特
- › 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舞台咏叹教案
- › 第五单元《连绵白桦林》
- › 第五单元 音乐游戏
- › 第五单元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
- › 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 ›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 第五单元 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
- ›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 复习课: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 第五单元 质量守衡定律
-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