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的转化教案
硫的转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硫的性质,了解硫的用途。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使其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并掌握硫的物性和化性。
三、教学过程
[板书] 自然界中的硫
[老师] 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从我国古代炼丹术出现时就开始了对硫单质及含硫化合物的研究。也正是在长期的炼丹过程中出现了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因此,硫也是火药的主要成分之一。
那么,大家都知道硫单质及其化合物都有那些来源吗?
[学生] ……
[老师] (小结)地壳、海洋、大气、动植物等……
不难想象,地壳应是其最大来源,在地层深处蕴藏着大量含硫物质。火山喷发时硫化氢、二氧化硫及三氧化硫气体,同时也会形成许多重要矿物。如:黄铁矿( )、石膏( )、芒硝( )等。在火山口附近,可找到游离态的硫。
单质硫俗称硫磺。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的固体(拿出硫给学生观察),易研成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沸点都不高。
另外,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斜方硫和单斜硫。
[板书] 1、硫的物性:黄色、淡黄色 固体
水 难溶
酒精 微
二硫化碳 易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有关硫物理性质的实验,同学们注意观察并进行总结!
实验一:探索硫加热至熔化过程中的现象
实验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表面皿
实验药品:硫粉
实验步骤:1、在一个大试管里,加入硫华半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缓缓加热,时时转动试管使受热均匀,并不时倾斜试管,试验熔硫的流动性。
2、取一只洁净的蒸发皿,倒合在硫的蒸气上, 观察现象。
[学生] (实验后汇报实验现象,讨论相应的解释和结论)
[老师] 总结:硫受热到113℃时开始熔化,变成易流动的淡黄色液体。随着温度升高,硫的颜色逐渐加深,由红色转变成暗褐色,流动性逐渐减小而变得粘稠。这时的温度大约为200℃,把试管倒转熔硫也不会流出来。继续加热,硫的粘性变小,这时颜色仍为褐色,但又变成易流动的液体。加热到444.6℃,硫即沸腾,生成黄色的蒸气从试管口逸出。
硫蒸气遇冷的物体,急速冷却,变成很小的晶体凝聚在蒸发皿的内壁上,形成一薄层硫华。
相信大家都对硫的物理性质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了。那么,硫又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让我们再通过下面两组实验寻找答案。
首先,让我们来观察硫粉与金属铁粉的反应。
实验二:探索硫粉与铁粉的反应
实验仪器:酒精灯,玻棒,石棉网
实验药品:硫粉,铁粉
实验步骤:将还原铁粉7克和硫粉4.5克混和均匀后放在白铁片上堆成一狭条,(加热前,为使学生确信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应用磁铁隔着纸靠近混和物,可以看到铁粉被磁铁吸引的现象)用酒精灯在狭条的一端加热,当混和物开始火着燃烧时即撤去的灯火。
实验装置图:
(在硫跟铁的反应里,硫的用量应比理论值大一些,使铁粉能全部反应。铁粉最好选用干燥的还原铁粉,如果用粗铁屑必须敲碎磨细,并且要洗去油污。硫粉用块状硫刚敲碎磨细的比硫华好,因硫华中可能有湿存水。)
- 上一篇:硫酸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