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运动的描述(2)》教案» 正文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运动的描述(2)》教案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九年级物理教案   阅读:8382
概要: 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原则上任何物体都可被选定为参照物,即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但就是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自身,现在要判断地球的运动状态,若以地球为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地球本身将永远是静止的.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 对于选项C,我们可以设想乙是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甲是坐在汽车里的人,丙是路边的树,这样就很容易判断出:甲(人)相对于乙(汽车)静止,甲(人)相对于丙(树)是运动的,丙(树)以汽车为参照物一定是运动的,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如果没有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就根本无法判断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所以离开参照物是不能够判断物体是否是运动的,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 例9 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答案:D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定 分析:跳伞运动员看到直升机在向上运动时是以自身作为参照物,由于跳伞运动.员相对地球是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运动的描述(2)》教案,标签:初三物理教案,初中物理教案,中学物理教案,http://www.77xue.com
   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原则上任何物体都可被选定为参照物,即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但就是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自身,现在要判断地球的运动状态,若以地球为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地球本身将永远是静止的.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
   对于选项C,我们可以设想乙是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甲是坐在汽车里的人,丙是路边的树,这样就很容易判断出:甲(人)相对于乙(汽车)静止,甲(人)相对于丙(树)是运动的,丙(树)以汽车为参照物一定是运动的,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如果没有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就根本无法判断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所以离开参照物是不能够判断物体是否是运动的,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
例9 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答案:D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定
   分析:跳伞运动员看到直升机在向上运动时是以自身作为参照物,由于跳伞运动.员相对地球是在向下运动,若直升机相对于地球向上运动或静止时,跳伞运动员都会看到直升机与自身距离变大,即看到直升机向上运动,若直升机相对于地球向下运动,且下降速度比跳伞运动员下降速度慢,跳伞运动员同样会看到直升机与自身距离变大,即认为直升机向上运动.由此可见,跳伞运动员无法根据自己看到的现象来判定直升机相对地球的运动情况.
题型Ⅳ 学科渗透
例10 在一个无风的上午,体育课上老师组织百米竞赛,张军同学跑步时感到风迎面吹来,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答案:B
   A、路面   B、自己   C、空气   D、无法确定
   分析:如果以路面为参照物,则空气是不运动的.人感到有风迎面吹来,那么选择的研究对象是风(即空气),参照物肯定不是空气.故A、C、D都不对.张军同学感到风迎面吹来,则他认为空气是运动的,自己是不动的,故参照物应是自己.
例11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竹排江中游”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青山两岸走”是以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答案:青山或河岸 竹排
   分析: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一般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其次是选定参照物,最后根据研究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来确定.但此题是一个逆过程,已知竹排在“游”,青山在“走”,请你判定是以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这就要看竹排相对于“谁”的位置在“游”?在发生位置变化?青山相对于“谁”的位置在“走”?在发生位置变化?竹排在江中移动,显然是相对于江岸即地球而言;青山在走,是竹排在运动时,竹排上的人感觉到的,是以自己即竹排为参照物.
题型V 探究学习
例12 站台前停着甲、乙两列火车,站台上还有售货亭,当甲车开动时,坐在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乘客选择的参照物是(   )答案:A
   A、甲车   B、乙车   C、站台   D、售货亭
   分析:因为坐在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是描述乙车运动情况的,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甲车.
   评析:在选择哪个物体作参照物时,应首先确定题中描述的是哪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即描述哪个物体的位置改变了,然后才能确定参照物.
例13 如图11—2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C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九年级物理教案初三物理教案,初中物理教案,中学物理教案免费教案 - 物理教案 - 九年级物理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