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销售预算制度
销售预算是反映商场活动中费用方面的问题。它把费用与销售目标的实现联系起来。销售预算是一个财务计划,它包括完成销售计划的每一个目标所需要的费用,以保证商场销售利润的实现。
销售预算是在销售预测完成后才进行的,销售目标被分解为各个层次的子目标,一旦这些子目标确定后,其相应的销售费用也被确定下来。销售预算和销售预测的执行保证了预测期间利润的实现。
1.销售收入预算
此处虽为销售收入,实质上是以销货净额为主,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上。所以,另需设立退货与折让的预算。假若将减价(相当折让)列入销售收入的项目中,就需设立退货预算,以决定销售净额预算。
由于销售净额预算已经决定,所以先求退货预算,然后再求销售收入预算。其中,退货预算值的求法,是根据退货率的趋势决定退货率,然后再求退货预算值、退货率与退货额及销售收入,计算公式如下:
退货率=(退货额÷销售收入)×100%
退货额=销售收入×退货率
销售收入=销售净额×(1-退货率)
2.销售成本预算
销售数量×每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或每单位商品的购成成本),可得销售成本。
比较计划与实绩值,以作为销售部门的实绩评价。另外,只有采用公司内的转帐价格为销售成本,才能说明销售部门、制造部门的业绩,即可立即算出销售部门与制造部门的毛利,从而显示销售部门借助制造部门的力量,而达成了毛利目标值。
在此基础上,需先决定商场内的转账价格,再乘以销售计划数量,再求销售成本预算。
另外,按地域别编订销售成本预算时,由于各地域的包装费用不一致,于是导致每单位产品制造成本不同的情况,所以,在决定地域别销售成本之前是,必须调查清楚产生成本的原因。
3.销售毛利预算
从销售收入预算减去销售成本预算,即可求得销售毛利预算。在毛利预算决定之前,应检查销售毛利是否足以抵偿企业所需的一切经费。另外,尚需依产品别、地域别及部门别,求毛利贡献度以便订立计划。
4.营业费用预算
订立营业费用预算之前,首先需表明销售收入目标的内容,或达成目标所需的销售方针。通过销售配来使销售收入目标值具体化,并且依据销售方针。明示销售活动内容,甚至营业费用也是依销售活动内容而估计。
营业费用的定义,因广狭而有所不同,广义是指市场活动(营销)成本,而狭义则指销售部门的费用。一般损益所表示的营业费用内容,指的是市场活动成本。
(1)以过去实绩为准的方法
决定营业费用,有下列各方法:
本法最实际且最简单,但不应完全依赖过去的实绩,而不考虑到下年度可能实施的新政策。
(2)依据销售收入或销售毛利目标值的方法
这是根据营业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率,或营业费用与毛利的比率,来估计营业费用的方法。
(3)从纯益目标例算的方法
决定销售收入目标值与纯益目标值之后,就可据此决定总成本,总成本中的销售成本,是经由本企业与供应厂商的关系,或销售单位与制造部门的关系而自然决定的。由于一般管理费用属固定成本,所以,自总成本减去固定成本与销售成本,自可求出营业费用的范围。
(4)依是否随销售收入而变化的决定法
有些营业费用随销售收入的增减而屡有变更,有的则大多固定在某数值上。可用y=a+bx的算式来表示二者的关系,将销售收入目标值代入X中,即可求算营业费用。
另外,也可将各种营业费用,分为固定费用与变动费用二种,然后再依变动费用求变动费用率,最后求算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固定销售费用+销货收入×变动的销售费用率。
(5)依据单位数量求算的方法
这是根据销售数量单位(如每车、每吨等)的营业费用为标准,借以估计总营业费用的方法。
- 上一篇:策划会议要考虑预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