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网打着“善意提醒”的幌子招摇撞骗
更让人觉得滑稽的是,刘经理向记者表示:“今天上午这个网址(导报)还是开放的,到了下午却变成限制的了。”
刘经理还特别表示,对于通用网址,“企业注册是自愿的,需要保护就注,不需要保护就不注。我们只是对企业做善意的提醒。”同时他还暗示对于此事导报社没有继续追究的必要,“中企动力目前并未采取任何行动,对导报社也没有构成伤害”。
不过,对于记者对“中企动力是在利用争议解决通知的形式进行欺骗式营销”的猜测,刘经理含糊其辞。
更让人寻味的是,赫明宇后来改口称,中企动力收到的申请是中资源一名姓王的人发来的。但她与杭州中资源取得联系后得知,中资源负责有关业务的经理不姓王,“因此,现在我也不清楚那个姓王的人是不是杭州中资源的”。当记者要求提供王先生的电话时,她却回答:“很可惜,我们没有记住这个人的电话。”
最初是邮件申请,很快变成书面申请,此次又变成了电话,中企动力方面自相矛盾而且不符合逻辑的回答,让这一本来就问题重重的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中资源义愤填膺
“中企动力的这种做法是恶意诬陷。”当记者致电杭州中资源时,该公司熊经理对中企动力的做法给予了强烈谴责,同时否认了双方存在协议关系。
熊经理告诉记者,按照CNNIC的管理规定,注册服务机构需对提出申请的通用网址进行核对。然而,在中企动力所发传真上显示的“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三个通用网址中,“高新技术产业”网址已被北极狐网络注册,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是被CNNIC限制注册的网址。
“这说明,中企动力是在把已经注册过的网址卖给其他用户。因此中企动力无论是未对事实进行核实,还是在兜售限制注册网址,作为专业代理机构,这种行为都是在进行违规操作。”熊经理表示。
熊经理对“高新技术产业”被注册的说法,得到了北极狐网络负责人赵弘的认可。“北极狐网络于2009年1月18日以5000元的价格注册了“高新技术产业”,注册期为一年。”赵弘表示。
www.77xue.com的9月17日,熊经理告诉记者,中资源已经向CNNIC有关部门对中企动力提出了投诉,“现在正在等待CNNIC的答复”。
“杭州中资源不可能没有提交申请。”中企动力另外一位相关负责人杨经理仍然辩解说,“杭州中资源本身抢注你们(导报社)的网址,面对你们(导报社)的询问当然不会承认。”
承认违规
事件终于在9月19日发生了转机。中企动力商务管理部总监谢运良、运营部总监张馨来到本社,代表中企动力向本报表示道歉。“目前中企动力正处于艰难的生死转折点。公司有一半的商务代表到公司不满3个月,对业务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完全了解,有时会出现一些销售不当的行为。”谢运良表示。
据张馨透露,今年4月份,中企动力的高层曾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变动,公司高层集体离职,并带走了大批的员工和客户。直到上个月,公司才恢复到原来的规模。一方面员工的培训力量不足,另一方面过大的运营压力也使得一些员工采取了这种违规的方式完成任务。“回去后中企动力会检讨自己的营销模式、加强员工培训”。
虽然承认销售存在违规行为,但自始至终,中企动力都拒不承认这种违规行为属于企业行为,反而将责任归咎于素质不高的员工,并一口咬定“我们公司的传真都是在CNNIC备案的,这种通知不是我们的通用格式,我们回去一定会仔细查明情况”。
中企动力的解释似乎情有可原,但究竟谁才能为中企动力的员工及管理层的行为负责?竞争激烈是不是可以成为欺诈和胁迫的理由?中企动力在公司动荡的过程中,显然选择了让客户为其不良运营买单的道路,然而这条路能走多久?
CNNIC明确将彻查
《中国企业网打着“善意提醒”的幌子招摇撞骗》相关文章
- 中国企业网打着“善意提醒”的幌子招摇撞骗
- › 中国企业家赢在管理从人本管理开始
- › 中国企业网打着“善意提醒”的幌子招摇撞骗
- › 中国企业盈利模式的深刻转型
- › 中国企业发展第三个十年 资本运作挑战模式
- › 主业+基金是否是中国企业的第三条路径
- › 中国企业家的战略定力修炼
- › 中国企业文化战略回归之路1-2
- › 中国企业文化战略回归之路1-1
- › 中国企业文化面临“务虚”向“务实”转型期
- › 中国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危机
- › 网络时代的中国企业危机公关特点
- ›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难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企业网打着“善意提醒”的幌子招摇撞骗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企业网打着“善意提醒”的幌子招摇撞骗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企业网打着“善意提醒”的幌子招摇撞骗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企业网打着“善意提醒”的幌子招摇撞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