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
[05-11 15:22:1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历史教案 阅读:8714次
概要:1860年 上海(李) 分力1861年 安庆(陈) 分力 失败6、失败①标志:1864年天京的落陷②失败的原因1)主观上:① 战略上的失误;②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2)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3、治国纲领:前期———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 1)、时间:定都天京以后(1853年)2)、内容:① 土地分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② 产品分配: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3)核心思想——平均主义4)、目的:建立“四有两无”的理
2017届高三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77xue.com
1860年 上海(李) 分力
1861年 安庆(陈) 分力 失败
6、失败
①标志:1864年天京的落陷
②失败的原因
1)主观上:① 战略上的失误;
②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2)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治国纲领:
前期———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
1)、时间:定都天京以后(1853年)
2)、内容:
① 土地分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② 产品分配: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3)核心思想——平均主义
4)、目的: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5)、评价:
1)进步性——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2)空想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均贫富,产品归公,无法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再加上军事斗争紧张,无暇顾及复杂的社会改革,所以根本无法实现。事实上,由于军事和政务的需要,农民照旧要纳粮纳税,而且在太平天国统治的大多数地区,农民依然要向地主交租。
3)落后性:它将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经济的范畴。
后期——1859年《资政新篇》
1)主要内容:
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
外交(补充):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2)、评价:
a.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c.《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
[重难突破]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① 产生背景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经过天京事变,这时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②有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款项,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全面系统性的纲领性文件。它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即企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
《资政新篇》是作为太平天国政治纲领提出来的,主要分为“用人”和“设法”两个方面。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即二者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
③群众基础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经验的直观总结规范化,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革命蓝图,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2017届高三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相关文章
- 2017届高三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
- › 2017学年江苏牛津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 ›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学年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学年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题型总结
- › 2017年春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 › 2017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年七年级下牛津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 2017学年市第一中学初一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 › 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分析
- › 2017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 › 2017年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