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的开发
文章来 源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视频展示:白居易的《忆江南》。
同学们刚才欣赏了南方美景和歌颂江南的优美诗歌。江南美景,美不胜收。南方的美丽是我国人民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如今的江南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今天,我们一起来追溯早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出示课题:第21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出示各朝代地图,历史上,我国的政治重心和经济重心先是在北方中原一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我们来了解这个时代背景。
二、知识回顾:
1.“三国”指的是哪三个政权?定都在哪里?建立者分别是谁?各是哪一年建立的? 三、讲授新课
(一)西晋的兴亡 (266年--316年)
学生思考:西晋为什么短暂而亡?
统治腐朽皇帝弱智
八王之乱 西晋灭亡
少数民族内迁
总结:首先,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的皇帝智力低下;其次,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出示:《西晋内迁各族的分布与迁徙方向》。生找出内迁五个少数民族的分布。
以史为鉴,西晋短暂的统一,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教训?
西晋统一的短暂,固然有多种矛盾冲突的因素,但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却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历史教训提示我们,无论治理国家,还是管理小家,都应居安思危,切不可放纵奢侈。
西晋灭亡之后,国家重新陷于分裂。北方陷入割据混战,北方人民大量南迁,西晋皇室贵族也大量逃到南方去,又在南方建立了一个政权,史称东晋。
出示:司马睿。生答东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北方陷入分裂混战,内迁五个少数民族以及汉族先后建立了16个政权,史称十六国。
出示图片:东晋十六国。东晋与前秦。
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前秦强盛起来,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北方出现汉魏以来少有的安定。此后,苻坚急于统一全国,大举进攻东晋。
(二)淝水之战
看视频《淝水之战》,结合影片和课本知识,思考回答:
淝水之战发生于哪一年?作战双方?有关成语? 结果?影响?
“动脑筋”:苻坚拥兵80多万,却不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
思考与判断: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过渡讲解: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南方的东晋政权又被大将所夺。420年大将刘裕称帝,国号宋,南朝开始(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城都在建康,总称为“南朝”。
- 上一篇:生我养我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