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
第三,价值尺度职能中,人们无须拿现实的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只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比较即可。因此,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职能。
第一,这是指用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买卖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开始以货币为媒介。这时候,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买和卖往往相分离,这就给买卖双方造成一定的困难。货币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交换媒介的作用。由于货币的出现,买卖不再是直接的从商品到商品的直接交换,而是从商品到货币再到商品。这个交换过程叫做商品流通。
第二,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
第三,货币的这种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人们不可能用观念上的货币来购买商品。
2、货币与纸币比较表
区别
货币
纸币
定义
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职能
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只是代替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即只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是否有价值
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
纸币只是货币符号,无价值。
教法建议
1、货币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个问题教师主要通过分析历史得出它们的发展阶段,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视频文件进行说明。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不同阶段出现的货币分析其缺点并弄清楚为什么,然后将金银的优点与之相比较,得出货币的概念和本质。
3、货币的五种职能: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调查,看一看在自己的周围,人们平常是怎么使用货币的。上课时,针对学生所搜集上来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分类。然后结合课本的内容进行讲解。
4、纸币的含义: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纸币和金属货币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5、世界上的各种纸币: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调查当今世界市场上的主要纸币名称及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从而加深印象。
6、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公式和通货膨胀:教师可以搜集通货膨胀时商品的价格及国家的纸币发行量来让学生分析比较,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特别是国民政府时期的通货膨胀更是典型事例。
7、关于正确对待货币的态度: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当今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反面事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正确态度。
货币的职能
复习提问
1. 什么是货币?
2. 货币是一般商品的共同点和区别点是什么?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明确了什么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以后,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货币的职能。
讲授新课
一、货币的职能(板书)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6页第2自然段后回答:
1)什么是货币的职能?
2)货币有哪些职能?其中哪个是基本职能?
同学回答:
1)“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教师:回答正确。货币的五种职能是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具备,其中从产生时起就具备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下面我们来分别研究一下货币的五种职能。 第一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篇:高一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货币》相关文章
- 货币
- › 专题18 中国的商业、货币、城市
- › 《秦王扫六合》案例:统一货币、焚书坑儒
- ›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 › 政治教案-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 › 货币
- › 山东省泗水一中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货币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货币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货币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货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