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血液循环
第二节 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一)、知识: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教学难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
2、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知道,血液在全身是循环流动的,它为什么不会停息呢?
生:由于心脏的作用。
师:对,心脏就像水泵一样,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推动着血液不停地流动,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 脏。
(二)、进行新课
【展示模型】揭开人体模型的胸腔,慢慢取出心脏,留给学生观察的时间。教师在展示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观察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等(学生认真观察后,会轻松地回答出来)。
【学生总结】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
【结构展示】把心脏模型解剖开,让学生观看。
师:心脏的内部结构到底怎样呢?引入正文。
【观察讨论】看看心脏有几个腔,各腔之间是否相通,壁薄厚有什么差别,连接各腔的血管有什么特点,是动脉,还是静脉……学生们积极地讨论,预习过的能积极带动其他学生参与。
【学生体验】取一个新鲜的猪心脏,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感受心房壁与心室壁的薄厚,左、右心室壁的薄厚,想一想这与心脏的功能有何关系。观察连接心
房和心室的血管,联系所学动脉、静脉的知识,了解其特点。有的女生胆子小,不敢用手摸,应鼓励。对学生的疑问注意引导分析,不要盲目地进行解释。有异议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观察血管时,可对学生适当提示,以巩固动脉、静脉概念。
【交流总结】心脏有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右心室的壁薄厚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壁厚;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发达,壁较薄。心室与心房比较,心室壁厚,心房壁薄(解释:左、右是以人体的生理结构为依据的)。
心脏四腔分别连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
【学生体验】:学生4人一组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列表或绘制曲线图表示运动与心率的关系
【讨论】:为什么人的心率在运动状态下比在平静状态下高?
【活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教师提示:血液实际流动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情况一致吗?
学生开始活动,按课本提示进行,5分钟后大屏幕展示:动画“三种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
问题:你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哪种血管,是怎样区分的?
学生小组讨论:血流速度快,逐渐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流速度慢,逐渐汇 合的血管是动脉;血流速度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教师质疑:血液流动方向呢?
学生小组讨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由尾部流向头部,实际是由头部流向尾部的血管是动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由头部流向尾部,实际是由尾部流向头部的血管是静脉。
提醒学生:将鱼放回水中,不要损伤鱼。
教师质疑:刚才我们看到了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情况,那么所有血管内的血液颜色是否都是鲜红的呢?
- 上一篇:七年级生物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2
《七年级生物血液循环》相关文章
- 七年级生物血液循环
- ›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 › 七年级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 七年级生物种子的结构
- › 七年级生物生物生存的环境
- › 七年级生物神经调节
- › 七年级生物走进生命科学
- › 七年级生物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 › 七年级生物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 › 七年级生物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 七年级生物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 › 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
- › 七年级生物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生物血液循环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生物血液循环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生物血液循环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生物血液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