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九年级化学教案 阅读:8586次
概要: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答: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答: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答:不能。对于一个微粒而言,毫无物理性质之说。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必然是大量微粒聚集才能表现出来的。4.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答:在水的作用下,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同样是微粒,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说明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由www.77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77xue.comwww.77xue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标签:初三化学教案,初中化学教案,中学化学教案,http://www.77xue.com
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
答: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
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
答: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
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
答:不能。对于一个微粒而言,毫无物理性质之说。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必然是大量微粒聚集才能表现出来的。
4.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在水的作用下,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同样是微粒,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说明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由www.77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77xue.com
www.77xue.com 总结: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1. 物质可以再分;
2. 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3. 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 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的。
举例:除了课本上的实验,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能够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微粒构成的?
回答:学生自行讨论。如过滤时水能够从滤纸中渗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九年级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初中化学教案,中学化学教案,免费教案 - 化学教案 - 九年级化学教案
- 上一篇:第一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相关文章
-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 ›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