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小结:
作业:课本142页习题1、2、3
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法。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试管、试管夹、铁架台、铁环、滤纸、酒精灯、药匙。
药品:硝酸钾、氯化钠、明矾、胆矾。
其它:投影仪、火柴、粗盐、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日常接触的物质很多是混合物,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混合物。
从混合物中得到纯净物,需要把混合物分离。今天我们学习两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板书】第四节 过滤和结晶
一、过滤
【提问】怎样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引导学生根据做过的粗盐提纯实验进行讨论。
【演示】粗盐提纯
实验由学生分步操作
讲台上摆放几种仪器请选择过滤实验所需仪器。
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组装过滤装置
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做过滤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粗盐提纯的步骤。
引导学生观察澄清滤液,比较过滤前的粗盐溶液。指出:泥沙不溶于水,留在滤纸上,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达到了提纯的目的。
组织学生讲评实验
引导学生讨论小节
【提问】思考题:能否用其他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分离出氯化钠来?
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讲述】把氯化钠溶液加热蒸发,溶液达饱和后继续蒸发就得到了氯化钠。固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板书】二、结晶
在结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
【展示】几种晶体标本:明矾、胆矾、食盐晶体。
【设问】这些晶体是如何得到的呢?
引导学生回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生怎样的变化?
【展示溶解度曲线图】指导学生分别查出硝酸钾和氯化钠在20℃、60℃、100℃时的溶解度。根据两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归纳出变化规律。
【设问】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用什么方法得到晶体?
指导学生看书讨论。
【设问】如果是几个可溶性固体混合物例如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怎样分离呢?
【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设问】1.是什么物质结晶析出?
2.过滤时,留在滤纸上的是什么物质?
3.滤液中溶质是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进行讨论。
【讲述】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体。利用这一方法可以分离可溶性固体混合物。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结晶的两种方法。
指导学生小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由www.77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77xue.com
www.77xue.com
探究活动
制作硫酸铜单晶
- 上一篇:第一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相关文章
- 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 › 化学教案-摩尔
- › 化学教案-甲烷
- › 化学教案-物质的量浓度
- › 化学教案-化学式式量
- › 化学教案-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 化学教案-绪言
- › 化学教案-质量守恒定律
- ›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和用途(2)
- › 化学教案-空气
- › 化学教案-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 › 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
- › 化学教案-化合价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