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
1.相关的关联企业(安排包含的所有企业名称、地址等基本信息);
2.涉及的关联交易及期间;
3.条款设置与有效日期;
4.转让定价方法(包括选定的可比价格或交易、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预期经营结果范围等);
5.与转让定价方法运用和计算基础相关的术语定义(如销售额、销售费用、毛利、净利等);
6.假设条件;
7.纳税人义务,包括年度报告、记录保存、假设条件变动通知等;
8.安排的法律效力,文件资料等信息的保密性;
9.相互责任条款;
10.安排的修订;
11.解决争议的方法和途径;
12.消除双重征税;
13.注意事项;
14.生效日期;
15.相关附件。
第六章 签订安排
第十五条 自主管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就预约定价安排草案内容达成一致之日起30日内,双方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表正式签订预约定价安排。
第十六条 预约定价安排一般仅适用于自纳税人提交正式申请年度的次年起2至4个未来连续年度的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但如果纳税人提交预约定价安排正式申请的年度,其经营状况、关联交易类别,以及各种相关条件与即将签订的预约定价安排条款所述情况相同或类似,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也可追溯适用于正式申请年度。
第十七条 预约定价安排可以连续续签但不能自动续签。纳税人应当于原签预约定价安排执行期满前90日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续签申请,并同时提供可靠的证明材料,说明已到期的预约定价安排所述事实和相关环境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并且一直遵守该预约定价安排中的各项条款和约定。主管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纳税人续签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审核、评估和拟定预约定价安排草案,并按双方商定的续签时间、地点等相关事宜,与纳税人完成续签工作。
第七章 监控执行
第十八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对与纳税人签订的预约定价安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并建立相关的监控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 在预约定价安排执行期内,纳税人必须完整保存与安排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包括账簿和有关记录等),不得丢失、销毁和转移;必须在纳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执行预约定价安排情况的年度报告。年度报告应当说明报告期内经营情况,并证明已遵守预约定价安排的条款,包括预约定价安排要求的所有事项,以及是否有修改或实质上取消该预约定价安排的要求。如有未决问题或将要发生的问题,纳税人也必须在年度报告中予以说明,以便与主管税务机关协商是否更改、修订或终止安排。
第二十条 在预约定价安排执行期内,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定期(一般为半年)检查纳税人履行安排的情况。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纳税人是否遵守了安排条款及要求;为谈签安排而提供的资料和年度报告是否反映了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情况;转让定价方法所依据的资料和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安排中所描述的假设条件前提是否仍然有效;纳税人对转让定价方法的运用是否与假设条件前提相一致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相关文章
- 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
- › 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
- › 关联企业之间支付费用的征免税界定
- › 九个关联企业家战略思维的盲区解析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