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致胜五项注意
第三,应把握好确定投标报价的时间。有经验的投标人都会在递交投标文件的前夕,根据竞争对手和投标现场的情况,最终确定投标报价或折扣率,现场填写有关方面的文件。
第四,慎重确定投标保证金的金额。通常招标文件都规定投标保证金的金额为投标报价的2%。由于出具投标保证金需要一些必要的程序,其金额较容易被竞争手掌握,推算出投标报价。为保密起见,可适应提高投标保证金的金额,以迷惑竞争对手。
第五,投标报价应一步到位。投标人要考虑到投标报价是一次性的,开标后不能更改。有些企业曾经受过一些不规范招标的影响,认为开标后还能压价,因而报价时戴了高帽子,结果吃了抬高报价的亏,与中标无缘。
三、实实在在响应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是招标过程中对招投标双方都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招标方对招标货物和投标方资质的要求完全体现在招标文件当中。因此,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必须反复研读招标文件,仔细分析招标文件的每一项要求,揣透招标人的采购意图。
首先要透彻研究招标物品的技术参数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技术水平的产品。如果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比招标人需要的技术水平高的话,在技术指标上虽然有优势,但相应价格也会高出许多;如果提供的是低端产品,虽然价格可能有优势,但性能较差,两者都会降低中标的概率。
第二,要特别注意对招标文件中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按照法律规定,如果投标方对招标文件中有关招标项目价格、项目技术规范、合同的主要条款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的某一条未作出响应,都将导致废标。因此,投标人必须对招标文件逐条进行分析判断,找出所有实质性的要求和条件,并一一作出响应,企业应对此慎之又慎。否则,某一条件未响应都将导致废标。投标人如果把握不准实质与非实质性的界限,可以向招标人询问,且最好以书面方式进行。如果投标方不能完全满足这些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应在招标文件中作出详细说明。如果偏离过大,说明这个标与本企业产品不相适应,就应考虑放弃投标。
一般情况下,投标人都会认真研究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要求,根据自己产品的情况,在技术方面较好地响应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但是,许多投标人往往会在商务条款上出现疏漏,导致投标失败。
例如,在某个项目的招标中,招标文件明确要求货款用人民币支付。某投标人的产品含有50%左右的进口件,投标文件中提出进口件部分的一半货款用美元结算。其主要意图是与招标人共同分担汇率风险。但评标委员会认为,该投标人属于没有完全响应招标文件商务方面的实质性要求,因此不能入围。还有一个投标人在投
标文件中提高了首期付款的比例,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
再比如,有的电脑采购招标文件中明确提示需填报投标报价表,而且需报相邻配置的报价。如CPU,除了提供招标要求的配置之外,还要提供不同频率配置的报价。可是,有的厂商忽视了这个实质性的要求,没有提供这个数据,结果导致投标失败。
与此相反,有的投标人在认真揣摩招标文件之后往往可以发现招标文件中有利于自己的内容。比如,在一次计算机产品的招标中,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供产品的媒体价作为基准价格。但标书中并未指定是什么媒体。而在不同媒体上,同一产品的报价又不完全相同,有时甚至差别较大。某企业就根据自己的报价策略,挑选了适合自己的媒体报价。这种报价是实质性的响应,真实有效,又有利于企业。
标书中关于服务部分的要求,即使是非实质性要求,投标人也应给予充分重视。在招标过程中,招标人对服务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有关服务条款中的细节问题。因此,投标人对此应充分响应。
四、精雕细琢投标文件
有关标书的装订和排版等问题,有些投标人认为细小问题,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往往是这些细枝末节影响全局,导致全盘皆输。
第一,投标文件的装订。标书装订首先要用明显的标志,区分投标文件的每个部分。一般情况下,评标时间都很紧张,如果投标文件排列有序,查阅便利,这样就有利于评标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投标文件的内容;另外,投标文件要避免差错,装订得要精致,这样会给评委一个非常认真严肃的印象,增加他们的信任感。有的企业就是因为制作的标书是没有装订的散页,影响了本企业给评委的印象,结果早早被淘汰。可以说,标书的装订、排版水平是评标的印象分。
- 上一篇:谈物业管理中的管理责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