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4) 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溶为一体的垄断资本主义)(第二工业革命后形成的私人垄断资本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借鉴。
师(强调区别):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相结合是经济手段,看它为什么社会制度服务。邓小平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课 堂 讨 论
一、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腿部残疾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迄今为止美国历
史上惟一连任4届的总统),一位最终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你觉得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支撑起他的成功?或许这正是我们实现梦想所需要的。
生: 身残志坚 爱国为民 乐观自信 改革创新
二、谈谈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有哪些重要借鉴和启示?
生:1、关注民生和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建立福利制度,实行社会救济,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如:救助战,城乡医保,低保等)
2、保障劳工的合法权利,以工代赈,扩大就业机会,扩大购买力
3、发挥金融部门的调节作用,引导人们合理投资
4、防止泡沫经济或虚假繁荣, 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的。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学生课外探究:(课后作业)
比较20世纪20年代苏俄的新经济政策、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指出三者实施的成效,从中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答:相似之处:①都在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②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③内容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④结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不同之点:①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国内外敌人进攻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一些地方发生叛乱;新政前美国遭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阶级矛盾尖锐,经济受损严重;改革开放前,“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家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工作重心需要转移。
② 内容不同:苏俄新经济政策侧重于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罗斯福新政侧重于加强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干预;中国的改革开放立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内容涉及农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目标是实现经济体制的改变(市场经济)。③ 性质不同:列宁是在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条件下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恢复国民经济;罗斯福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实施缓和矛盾、恢复经济的措施;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依照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创举。
成效:苏俄生产力发展,工农联盟巩固;美国虽不能遏止危机,但是经济复苏,社会稳定。中国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结论: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计划经济和市场性经济都不是哪一种意识形态所独有的方式。
w
- 上一篇: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相关文章
-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 › 第3课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复习教案
- › 第三章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教案
- ›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 ›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同步练习
- › 第10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 › 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 ›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学案
- ›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