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自学指导二:
1、说说你所知道的汉武帝。
2、阅读P77页课文小字,说出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
3、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两项措施?有没有达到他的目的?
后教点拔
1、学生自由发言。得出结论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
2、通过阅读引出汉武帝重视选拔人才、善于使用人才的结论。正是因为汉武帝善于用人,这就为汉武帝打造一个“大一统的西汉盛世”提供了一个条件。
(口述:汉朝实行中央集权的条件已经具备。汉武帝雄才大略,重视选拔人材、善于使用人材是主观条件,文景之治的出现,为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物质条件。)
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政治上: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
教师分析:
⑴阅读关于梁王的课文,引出“武帝时诸候国仍有相当的势力”的认识,为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使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又找借口,一次就消去当时半数的侯国。使诸侯国无力与中央政权对抗,汉武帝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⑵设计问题,层层深入,在充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口述:汉武帝在政治上的措施引起了当时诸子百家的非议,对于汉武帝的做法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和意见。
汉武帝采纳了谁的建议?实行什么政策?
什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是如何推行儒学教育的?
议一议:“董仲舒的建议为什么会被汉武帝接受?(学生各抒已见)
小结:讲完“汉武帝的大一统”一目,引导同学讨论:“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用以下图示小结:
1.原因 客观: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
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大一统
政治:削弱诸侯国势力,封国越分越小
2.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3. 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4.分组探究,说一说 俗话说,功过自有后人评。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但是秦二世而亡,而汉朝经历了百余年后才走向衰亡,你怎样看待这两位皇帝?(多媒体图片)
(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理解来回答,只要不太离题便可)
〔说明〕这个小练习的确定主要是巩固这课的小知识,以达到学与练的结合。
过渡:汉武帝的大一统,使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但是,百余年后,西汉逐渐走向衰亡。重新建立的汉朝,定都在洛阳,历史上称为东汉。
自学指导三:
西汉灭亡,东汉建立,简要交待清楚即可。尤其是“东汉的统治”一目,全为阅读内容,不展开讲述。了解几个简单的问题即可。
A、西汉何时灭亡的?
B、东汉建立的时间,建立人,都城?
C、东汉光武帝在位时期经济怎样?历史上称为什么?
D、东汉中期以后出现了怎样的黑暗局面?
学习小结:你知道今天讲了几个历史人物吗?你能谈谈对他们的看法吗?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汉朝由“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大一统”,形成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这节课我们主要收获的不仅仅是这样一些基础的知识,还明白了守业更比创业难和祖国统一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我们无论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应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强盛昌荣。
《13课 大一统的汉朝》相关文章
- 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 › 第13课 光盘架的设计
- ›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 第13课 交通
- ›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 › 第13课 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 › 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 › 第13课 《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 ›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 › 第13课 图像大变形”教学设计
- › 第13课 键盘指法练习
- ›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 › 第13课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