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2、郑成功的生平,可组织学生阅读后,学生简要地描述,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郑成功的业绩,可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进一步总结,从天时(为抗击清军南下建立抗清基地)、地利(渡海成功,讯速收复赤嵌城)、人和(何廷斌献台湾地图,充当向导,台湾人民奋起反抗)等几个方面。
3、讲述清军进入台湾时,教师应指出:当时清朝已经统一大陆,国内的民族矛盾已日趋缓和,台湾郑氏政权的存在,妨碍了全国的统一。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是大势所趋。
雅克萨之战这一目
1、讲述雅克萨之战前,先引导学生简要回顾唐至清入关前对黑龙江流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史实。与学生一起计算自唐朝至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中国政府对这一地区的有效管辖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2、讲述雅克萨之战时,运用《清初抗击沙俄侵略形势图》组织学生识读尼布楚和雅克萨的地理位置,了解沙俄修建两城作为其侵略据点对我国造成的威胁和对黑龙江人民造成的危害。讲《尼布楚条约》时,应做到:(1)强调中俄双方的谈判是平等的(怎样平等,要讲明白),条约反映了两国政府的意愿和主张。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做出了适量的让步。(2)将《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制成电脑课件,边演示边讲解条约内容。3、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出基本的知识要点。自制一个简表,内容包括位置、时间、事件。即:
位置 时间 事件
东南(台湾)
1624年
1661~1662年
1683年
1684年 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军进入台湾、郑氏后代归顺清朝
清朝设置台湾府
东北(黑龙江流域) 17世纪中期
1689年 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两次雅克萨之战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3、本课小结时,指出: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军民抗击沙俄的两次雅克萨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压迫,都有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的光荣传统。各族人民都曾为捍卫国家主权、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做出过贡献。
学法指导
1、通过组织学生对“为什么说台湾、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讨论,指导学生进行纵向联系,温故知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讨论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示:“后来,台湾又遭到哪些国家的侵略,中俄东段边界又有哪些变动?为什么变动?这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提出一个疑问,创设一个悬念,促使学生课外去探索。
2、指导学生借助历史地图来掌握历史知识,养成左图右书学习历史的好习惯。
3、引导学生善于从优秀人物身上吸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4、练习课课练能力拓展题,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要全面并抓住决定性的因素。
5、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办一期“戚继光的足迹”的历史板报,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这样可以将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学习。
板书设计
戚继光抗倭: 倭寇侵扰东南沿海 戚家军清倭寇
郑成功收复台湾: 荷兰侵台 收复台湾
抗击侵略的
英雄业绩
雅克萨之战 :沙俄东扩 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
源 w
- 上一篇: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3课 《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相关文章
- 第13课 《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 › 第13课 光盘架的设计
- ›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 第13课 交通
- ›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 › 第13课 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 › 第13课 《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 ›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 › 第13课 图像大变形”教学设计
- › 第13课 键盘指法练习
- ›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 › 第13课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 ›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3课 《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3课 《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3课 《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3课 《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